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王大空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王大空. Show all posts

Saturday, September 24, 2011

人中人


"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“ -這句話來形容人的位高權重。如果把這句話改成“一人之下,萬人之中”, 就充顯示出中國人傳統的謙 讓美德。

很久以來,中國就有一句成語:“吃的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”。許多人拿這句話來策 勉旁人,鼓勵自己。這句金玉良言當然好,但是我以為如果把這句話的“人上人”改成“人中人”,就更好。

“人上人”可能有權傾一時的短暫快樂,卻不會有“人中人”的永恆和諧幸福。

“人上人”是一隻孤雁,常常獨自寂寞的飛翔,“人中人”是雁群,在天空編隊飛舞。

我的一個朋友,不久前隨同一個團體出國訪問,他搭乘的那架飛機的駕駛是他多年老友。飛機起飛後,空中小姐奉駕駛員之命,就來請我的朋友從普通艙移到頭等艙去坐。我的朋友去坐了一會兒,就回到他原來的座位,問他為什麼?他說:人家好意,拒絕就未免太做作太矯情了。他又說:離開團體享受個別待遇,會成眾矢之的,喪失許多友誼,划不來。這位朋友可以算得上是一個“人中人”,快樂訣竅的人。

另一個朋友,相當有錢,在過去一陣子大家瘋狂搶購沙拉油,衛生紙的那段日子,他卻從未參與搶購,理由很簡單,如果大家都餓死了,少數活着的人也不會有多大意思。我這位朋友能樂眾人之所樂,而不樂眾人之所不樂,他當然深深體會了“人中人”的樂趣。

“人中人”並不是叫你安於現狀,隨俗浮沈,不奮鬥,不努力,相反的,“人中人”的境界是向高向上的無限發展,比如登山,在登上了高峰之後,他會回到他的團隊,把登山的苦樂經驗讓大家分享,並鼓勵其他人繼續登山,征服更多更高的山峰,絕不像“人上人”那樣,在登上高峰之後,孤獨的踞坐在山頭,期待山腳下有人頂禮膜拜。

“吃得苦中苦,方爲人中人”,你說呢?

.... 笨鳥慢飛

Friday, September 23, 2011

梅和竹

梅樹, 竹林, 各自發展, 各有各的天地

一對結婚還不到一年的青年夫妻,前些時候離婚了,原因是彼此都不能適應,又不願互相遷就忍讓下去,年輕人一向處事明快果決,就決定分手了事。

其實他們在結婚前,就發現兩人個性不同,志趣也不一樣,但是當時熱戀中,看不清楚對方。男的想;要是她愛我,她就會改變來適應我。女的也在想:要是他愛我,他就會改變,遷就我。懷着這份能使對方改變的強烈信心,加上對婚姻生活的甜蜜憧憬,就走上結婚之路。

可是,“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”,隨著蜜月的過去,先生的個性發作了,太太的脾氣爆炸了,愛情能使對方改變的強烈信心,受到嚴重的考驗。大家都在想,都在堅持為什麼他不先改變一下適應我,或為什麼我先改變適合她?大家都不讓步,也不妥協,終於導致迅速結束這短暫的婚姻。

造成婚姻不幸的因素很多,但是許多不幸的婚姻都是誤以為愛能使對方改變,愛能修正對方的缺失,使它完美得吻合自己的心意。

“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”,在萬事萬物中,宇宙天地裡最難改變的就是人的個性了。有的人像竹子,像高山一樣,要直長,向上發展。有的人像梅樹,像大海一樣,向四周延伸。你不能要竹子像梅樹一樣的橫生,你也不必強迫梅樹像竹子一樣直長。竹子和梅樹從不希望誰改變誰,你直長,他橫生,豈不更有一番遼闊的生長天地。

不一定個性相同的人才能結合,或者說才能幸福的結合。世界上沒有一片完全相同的樹葉,沒有一粒完全相同的石子。要緊的是,不要一味強迫對方照自己的意見改變,改變成另一個自己。在長久的婚姻中,是容忍,謙 讓,適應和學習,產生了使對方潛移默化類似的改變,以德服人,而不是強迫性的改變對方。

在結婚之前,要多了解對方,她是梅?他是竹?如果她是梅,欣賞她的清香,任她橫生。如果他是竹,讚美他俊秀,任他直長。

她向四周伸展,他向高處發展,他們的幸福天地就一定更遼闊!更燦爛!

... 笨鳥慢飛

Thursday, September 22, 2011

笨鳥慢飛



偶然在書籍中,拿到一本舊書,是在1981年,買於台灣,書名:“笨鳥慢飛”,絕版本,王大空著(1920-1991)。重溫舊書,感觸到王大空的智慧,三十年後,還是一樣啟發人心。他很適切,妥當地把人分為四類,但是卻不贊成聰明又勤勞的人,反而以聰明卻懶惰的人為上等。


書的前序簡述如下 ...



如果把世界上的人分成智勤、智惰、愚勤和愚惰四類,那一類最好?


先說智勤,既聰明又勤快,人人若都屬這一類,豈不最好?但這類人鳳毛麟角,為數不多。照法國外交家白里安的說法,這類人也不宜多。白里安以前是一位最出色的外交家,為人機智多謀,辯才無礙。他的一言一動,常能左右當時天下的外交政策。


不過這位外交家為人懶散,喜歡睡覺。人對他說:「你的才華蓋世,如能再勤快些就更好了。」白里安說:「我的一句話,常常使天下忙亂好些年,要是再說的多,那還得了?倒不如少說些話,多睡些覺,讓天下太平。」


再說智惰,大凡一個社會,聰明而懶惰的人越多,就越安定。這些人能辨明是非善惡,不喜欺騙人,卻也不容易上當。他隨時都懷有一種姜太公釣魚的恬淡心境,風雨中的寧靜,真是美好。


說到愚勤,這類人為害最烈,人數一多,天下必然為之大亂。他們腦子不靈,卻喜歡亂出主意,沒事找事。


最後談到愚惰,既笨又懶,大家都恥於做這一類人。其實這一類人要比愚勤的人好得多。雖說他們腦筋欠靈活,不會發明創造,動作遲鈍,不講速度效率。但服從是他的天性,跟著走是他的美德。讓這些笨鳥慢飛,他們也一樣的能到達目的地。


以往書中多鼓勵我們要做人上人,不過王大空先生卻不然,他覺得人上人像是孤雁,只能獨自寂寞的飛翔,到不如人中人,可以簡單生活和幸福。要是太過追求功名利祿,不願意和其他人分享,只有孤孤單單的了,所以「佔有」,有時候反而是一種失落感。


作者有句充滿哲理的話,值得深思「佔有的都是瞬間的假象,永恆的失落」。其實每個人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,俗話說「三個臭皮匠,勝過一個諸葛亮。」


這本書可以見到作者由日常生活中體會出的道理,加上他的智慧,深思與觀察,是值得我們學習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