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September 5, 2010

梁文道:人活着并不是那么孤独的


梁文道刚刚当了九天沙弥。这是他今年皈依南传佛教以来的第二次短期出家修行,九天里切断一切外界联系,每日听法师讲课,念经、唱颂,打扫庭院。他的读者则称他为“道长”,他在牛博上的博客名为“闻道夕死可矣”。禅修刚一结束,他便又纵身投入到紧张忙乱的世俗生活中,主持电视节目、写作专栏、批评时事、参与社会活动。他自称成了“写稿机器”,每周他在香港有五个专栏,在《南方都市报》有两个专栏。他由此养成了在飞机上、在旅途中见缝插针的写稿习惯。  

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,梁文道去了四川灾区。在都江堰,一位灾民认出了他,跑过来跟他打招呼,并介绍他的同伴,有的来自绵阳,有的从德阳过来。梁文道问,你们怎么会在一起。他们回答说,“我们灾民探望灾民”。川人的幽默让梁文道深为触动,“因为这种乐天对比起现实来更令人刺痛”。现实常常刺痛着梁文道的慈悲心与社会责任感,黑砖窑事件、四川地震等等,梁文道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。其观点理性客观,议论鞭辟入里,言辞温和宽容,使他在大众及知识分子中间都有着良好的口碑。穿行于出世、入世之间,给梁文道带来了深层的精神危机,他认为这也是对自己修行的考验,“佛教绝对是可以很入世的”。

在谈到为什么皈依佛教时,梁道文说:“这两年觉得很不对劲。需要一个人生方向的把握,不然将来的日子一定很难过。”在2008年,梁文道皈依了佛教。修行是要让自己变得更好,“我是一个有虚荣心的人,欲望过剩、做人不够真诚、对身边的人不够慈悲,这当然需要修行。”他这样解释,学哲学的他肯皈依佛教的原因,听起来也很“实际”,“大学念哲学读过佛教哲学的东西,它是在哲学体系各方面都非常符合逻辑的科学,我觉得在修行上面,佛教提供的方法是最完整最系统的,所以走向佛教,立刻觉得缘分很深,一下子进入很快。”

经济观察报:豆瓣上有一个梁文道小组,有三千多成员。如果有粉丝走上来,向你表达仰慕、敬意,你会……

  梁文道我很想劝他们解散,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说这种话。如果出现那种情况,我其实会很难堪的,我真的觉得没有必要这样,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多方面都很糟的人,我有很多懦弱的时候,很多虚荣的时刻,很多人性的缺点或者是阴暗面。如果有人片面地对我带有某种美化的印象,用那样的印象来认知我,并且最难堪的是使我获利——比如我做电视,我就是在获利,因为做电视的薪水不错,可以有很多额外的收入,而那些收入说不定就是建立在大家对你的媒体印象上——我在靠这种印象生活,我又知道这些印象是我不喜欢甚至很讨厌的时候,那就变成很大的矛盾。所以我常常在想,或许有一天我不应该再做这些事情。

经济观察报:佛教的修行会有利于减轻这些内心的矛盾吗?

  梁文道:不一定,说不定会加重,会让我有一种出离的状态,想走的感觉很强烈,想离开这样的环境。佛教里最不济的方法就是把它当做心灵鸡汤,各种修行可以当成是一种心灵上的SPA。问题是,你知道佛教并不是这样,它是一个让你更安稳地、真诚地活在当下的一个宗教,而活在当下的要求是很严格的,百分之百对自己很真实,真实地关照自己的各种欲望、各种想法、各种状态。要进入那样的状态的时候,我常常怀疑是不应该做电视的,或者很难做。有一阵子我觉得我做不了电视了,因为做电视,镜头一过来,你就要说话,而那种说话很容易变成没有经过充分的观察就说出来的话,那都是一些妄语。  

生于1970年的梁文道至今不会开车,不会中文打字。他总是一身黑衣,加上一成不变的黑框眼镜,显得很是深沉、低调,颇有些民国时期那一代知识分子新旧兼容的气质,既不失传统的温情、克己,又有着变革者的开放与锐气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